苗族银饰文化
苗族的银饰盛装绝世华美。其银饰可分头饰、颈饰、胸饰、手饰、脚饰、衣饰、背饰、腰坠饰。
头饰有:银角、银扇、银帽、银围帕、银发簪、银插针、银顶花,各系形状不一;
胸颈饰有:银项圈、银压领、银胸牌、银胸吊等。
耳环有:悬吊型、环状型、钩状型、圆轮型四种。
衣饰有:银衣片、银围腰链、银扣等
背饰有:银背吊、银背牌等。 腰坠饰有:银腰带、银腰吊饰等。
苗族的图腾崇拜,是银饰的重要造型。在苗族银饰中,与苗族始祖有关的有四种图像:枫木树(枫木树生蝴蝶妈妈,即妹榜),蝴蝶妈妈生下十二个蛋,鹊宇鸟孵化十二个蛋生出苗族的祖先姜央和十二兄弟。水牛是苗族先祖、部落首领蚩尤的象征。据《述异记》记载:“秦汉间说,蚩尤耳鬓如剑戟,头有角,与轩辕斗,以角觚人,人不能向。”因此,苗族的银帽有两只大大的牛角,号称牛角帽。从银匠那里取牛角帽回家时要说:“把门敞开,拉牛来了!”并备酒肉庆贺。枫树是蚩尤的化身,银饰上的吊花,多为三角形的枫叶纹。蝴蝶的纹样造型在银围帕、发簪、银梳、耳环、衣帽饰、项圈、压领、银衣片、背带、腰链、吊饰、手镯、—戒指、围腰银牌等几乎所有的银饰上都能看到。上述几种图腾的纹样造型都是苗族银饰不可缺少的。古代苗族人生活在湖海之滨,鱼是苗族生存的主要食物,《苗族古歌》中唱道:“妹榜生下来要吃鱼”……因此,各种银饰都少不了鱼的纹样和造型。可见,苗族银饰是一种无字的史书。
响铃是苗族银饰中一种独特的饰物,不论是项圈还是挂牌、吊牌、围腰吊饰,都佩有响铃,走起路来朗朗作响。在庆典的大型活动中,一片朗朗的响声,如同万马奔腾。在银花头围上,有许多武士执刀棍骑马奔驰的造型。花带上的“马”字纹和水波纹,是苗族祖先迁徙征战时万马奔腾过江河的壮观气慨。“车辚辚,马萧萧,行人弓箭各在腰”(唐.杜甫《兵车行》)。响铃是衬托和彰显先祖迁徙征战气氛的饰物。各种动物、花草图案从自然界中随意取来,灵活搭配,使得苗族银饰中充满了神性的张扬和想像力的自由驰骋。


微信公众号
Copyright © 2022 丹寨县国春银饰有限责任公司 黔ICP备2022000471号-1 SEO标签